低空经济是指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主要依托于低空空域(通常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进行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活动。这种经济形态涵盖了从飞行器的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到飞行服务保障等多方面的产业。
北斗系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其全球覆盖、厘米级定位和短报文通信能力保障了无人机和eVTOL飞行器的精准导航与飞行安全。通过"北斗+5G+AI"智能空管系统,实现飞行器实时监控与空域动态管理。在应急救灾中,北斗短报文确保通信中断时的无人机救援可靠性。同时,高精度授时服务支持大规模无人机集群协同作业。从物流配送到电力巡检,从农业植保到空中出行,北斗正推动低空经济向智能化、规模化发展,为万亿级产业新蓝海注入核心动能。
北斗定位“一张网”
开普勒卫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部署4000+北斗地基增强站,融合5G基站,实现全域(含1000米以下空域)厘米级实时定位。保障无人机避障、精准起降与航线规划,降低碰撞风险,提高时空利用率和飞行作业效率。
三维导航“一张图”
基于“珞珈卫星”0.5米卫星影像,构建全国统一三维实景地图+局部三维厘米级无人机遥感地图,支持空域动态标注与路径优化。为空域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工具,搭建空中立体高速航路,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管控服用“一平台”
通过大数据技术,集成飞行审批、数据共享、远程操控功能,打通公安、交通、气象等多部门数据链路,实现“军方-地方-民航-用户”互联互通。解决“多头管理”问题,空域资源利用率提升50%。
通信感知“一终端”
研发轻量化“5G+北斗”感知终端、无人机巡检采集终端、无人机边缘计算等“一系列”机载终端,实现低空产业生态集群。适配物流、巡检等场景,单机作业效率提升30%。
![]() |
![]() |
北斗定位“一张网” | 三维导航“一张图” |
![]() |
![]() |
管控服用“一平台” | 通信感知“一终端” |
低空经济特点
低空空域范围:低空空域指的是3000米以下的空间,这个范围内的空域资源与高空气域相比,更加贴近地面,可以支撑多种用途的航空活动,如无人机飞行、直升机等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行,从而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其中北斗导航、5G通信、AI技术是关键支撑。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航空器的定位精确性和通信效率,还使得多种产业能够实现跨界融合,创造出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价值。
产业链条构成:低空经济的产业链条相当长,涵盖从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保障,到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这一链条的完善对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各个环节的有效协作能够确保飞行活动的安全和效率。
核心飞行活动:低空经济的核心飞行活动包括无人航空器的运行,例如无人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这些在低空范围内的飞行活动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等,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质生产力特征:低空经济体现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尤其体现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应用上。其能够推动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重组,为传统产业赋能增值,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多元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十分多元,包括物流、农业、旅游、应急救灾等社会经济活动,这些场景的应用展示了低空经济的广泛适用性和潜在价值,体现了其对解决实际社会需求的强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