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专访开普勒卫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齐乐 | 科研成果转化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8 浏览量:16 来源:开普勒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21世纪中国自主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国家安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它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的象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在《信用中国》的专访中,主持人董倩与开普勒卫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赵齐乐共同探讨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多行业应用及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内容。

0528-1.jpg

0528-2.jpg

董倩:我看您是教育部卫星导航定点重点实验室主任。

赵齐乐:对,这个重点实验室也主要是做这个高精度定位服务的,我的主业还是在这个大学里面当教授。

董倩:你为什么要出来办个公司?赵齐乐:一个是在结合国家的鼓励政策,支持大批量的知识产权来进行转化,服务于经济。当然特别是我们湖北省政府也提出来,把北斗这个产业已经纳入到湖北省的五大重点的发展(产业)。我们湖北在卫星导航技术方面,应该算走在全国前列的。以前我们这些所有的技术都转化为头部企业,他们做了大规模上亿的用户去用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是提供了一个知识产权,可能就是说转换了一部分,转化到他们那里了,但是这些东西不是湖北省的产业。湖北省希望我们能够形成相关的这种企业,然后在本地能够落地。在这样的一个政策的支持条件下面,我们响应湖北省政府的号召,我们也成立这样一个开普勒卫星企业,充分的把我们现在最新的技术通过产学研结合把我们这个技术落实。

董倩:谁最需要你们提供的服务?

赵齐乐:我们现在这个服务的话,不仅传统的,我们新兴的这些产业都需要。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的低空经济、无人机的管控和和监视都需要这个。我们想的像无人机的运输无非是物质和人,它的运输过程和汽车是一样的。但是汽车有水泥路作为很好的约束,比如说高速公路还是我们省道,另外一个它有这个信号灯,有这个红绿灯,有个指示牌,但是无人机没有。无人机靠什么来约束呢?靠我们北斗给它提供一个精准位置约束。结合我们数字孪生或者我们一张图有三维的这个地图,原来我们是二维的导航就可以,但是我们对无人机的时候就有三维的这个数据图。结合我们高精定位的一个网络,加上通讯设施就能够给它提供一个数字约束的一种高速公路、省道、国道都可以。这就是我们将来的低空经济的发展,肯定离不开我们的北斗。我们现在发展到还有一些新的这种共享经济了,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它就需要什么呢?需要把我们这个共享电单车停稳,停到一定的固定区域,以前几十米的定位精度他就胡乱放。现在我们做到一米量级的定位精度了以后,他就要在我的方格里面停下来,这样的话就规范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工程机械,工程机械施工的话,我们以前靠老师傅的人眼睛去看,这个感知它是很多的不确定性,老师傅可能会好一点,新师傅他对人员的要求就非常高。但是我们现在就通过这个北斗的定位精度,给它做到毫米量级的这种变化,它铺的这个水泥就是毫无量级的这种精度水平性,我们那个工人就叫数字化施工。

董倩:你们的这种服务有多大的市场,是不是可以重塑好多行业?

赵齐乐:对我们现在讲的话就是说北斗它是一个提供时空信息服务的底座,增加时空智能,这样的话我们提供这个高精度的位置了以后,很多个应用的场景,一个是提高它的效率,另外拓展应用的场景,所以说它现在能形成6000亿的这种产业规模。如果说北斗跟其他结合,比如低空经济,我们去与农业结合,后面还会进一步的拓展。而且现在的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讲新质生产力,这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可以把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了。